您所在的位置:考古发现

中非古人类学论坛在京召开 研讨古人类演化

中国与非洲古人类在演化上有何联系?陕西大荔化石人类在中国更新世中期人类演化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中非学者在古人类研究领域合作进展如何?
29至31日,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南非威特沃特斯兰德大学联合举办的“中国-非洲古人类学论坛”在京召开。60余位中外学者在古人类化石、旧石器考古、古人类生存环境、年代学等研究领域深入交流。
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古人类学家吴新智认为,大荔人类头骨的复杂特征表明,它具有更新世中期欧亚大陆东部和西部地区人类之间曾经发生过基因的交流。从大荔人头骨发现的地理位置,特别是一系列形态特征来看,大荔人是中国人类演化工程中介于早期直立人和现代人之间的人种。
“南猿和傍人没有出现在亚洲,而能人似乎到达过亚洲。并非所有的亚洲样本都是直立人,亚洲直立人由能人发展而来。”南非威特沃特斯兰德大学克拉克教授说。
据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刘武研究员介绍,2008年以来,中非双方通过人员互访、合作研究、会议交流、化石资源共享、人才培养等形式,开展了丰富的交流。在中非古人类演化关系、现代中国人起源、古人类脑演化、新方法与技术的应用等方面取得了一批有影响的合作研究成果。
会议期间,中外专家将一同参观考察周口店古人类遗址。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信息  |  隐私保护  |  免责声明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中华自然科学网(SCICN.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7034147号   客服及报障邮箱:sci@scicn.net